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约定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约定,首先不要慌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处理。 第一步,可以尝试与对方友好协商。在协商时,心平气和地向对方说明不履行约定的后果,明确告知对方按照离婚协议履行是应尽的义务,督促对方主动履行财产约定。例如,清楚地告诉对方不按时交付财产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等。 要是协商没有效果,那么第二步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为什么要向法院起诉呢?这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最关键的就是离婚协议,它能证明双方当初关于财产约定的具体内容。此外,可能还需要一些其他证据,比如涉及财产转移、交付等相关的凭证。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如果经过审理认定对方确实存在不履行约定的行为,法院会判决对方履行财产约定,比如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财产款项、办理财产过户等手续。同时,法院还可能根据对方不履行约定的情节轻重,判定其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像支付违约金等。 要是法院判决后,对方仍然不履行,经当事人申请,法院可对不履行判决一方采取强制措施 。这能通过强制手段保证判决得以执行,实现自己的财产权益。 总之,当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约定时,要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概念: 民事诉讼:就是老百姓之间、老百姓与单位之间,因为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了纠纷,到法院打官司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 强制执行:是指在当事人不主动履行法律判决规定的义务时,由法院通过强制手段,比如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等,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