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侦查受理后立案可能性有多大?
我有一起涉及经济方面的事情报给了经侦,现在已经被受理了。我心里一直没底,不知道他们受理之后立案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不清楚经侦立案是依据什么标准,也不知道我的情况符不符合立案条件,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经济侦查受理后立案的可能性大小,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经济侦查受理和立案。经济侦查受理是指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接受公民、单位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对其进行初步审查。而立案则是在受理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一种诉讼活动。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立案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犯罪事实、该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以及案件是否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若报案内容能清晰表明存在明确的经济犯罪行为,比如诈骗、非法集资等,且有一定证据支持,同时达到了相应罪名的立案标准,那么立案可能性就较大。比如在诈骗罪中,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达到了立案追诉标准。 然而,如果报案内容模糊,缺乏关键证据,或者所描述的情况可能不构成犯罪,比如只是普通的经济纠纷,那么立案可能性就比较小。比如在商业合作中,一方因资金周转问题未按时履行合同义务,这种情况更多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一般不会以刑事案件立案。所以,经济侦查受理后立案可能性需结合案件具体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