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建设工程挂靠施工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建筑行业中,有时候会出现没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挂靠有资质的企业,以其名义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况。不过在签订建设工程挂靠施工合同时,有诸多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种挂靠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和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也就是说,挂靠签订的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但即便合同无效,如果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实际施工人可以请求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 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查被挂靠方的资质。被挂靠方需要具备相应的建设工程施工资质,这是承接工程的基本条件。你可以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其资质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了解其资质等级、业务范围等信息。如果被挂靠方不具备相应资质,所签订的合同将面临无效风险,会给双方带来极大的损失。 对于合同条款的约定必须明确且详细。在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尤其要明确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节点,避免出现工程款支付不及时或支付纠纷。 关于管理费的约定也十分重要。挂靠方通常需要向被挂靠方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在合同中要明确管理费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同时,要注意管理费的约定不能过高,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 在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承担问题要在合同中清晰界定。比如工程质量问题、安全事故等责任的划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要根据合同约定确定责任方,避免双方互相推诿。 此外,还需要注意税务问题。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各种税费的缴纳,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税务责任,避免出现税务纠纷。 总之,签订建设工程挂靠施工合同需要谨慎对待,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