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立法语言较概括时非法行医罪司法认定存在哪些问题?

我想了解下,在法律里立法语言比较概括的情况下,对于非法行医罪进行司法认定会碰到什么问题呢?我身边有人涉及到非法行医相关的事情,我很关心在这种立法现状下,司法认定的标准和流程会不会不清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展开 view-more
  • #非法行医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司法实践中,当立法语言较为概括时,非法行医罪的司法认定会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非法行医罪的定义。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立法语言比较概括时,“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就成了难题。立法没有对“医生执业资格”作出非常细致的界定,比如一些民间有一定医术但没有正规执业资格的人进行医疗活动,是否就属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存在争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通过家传等方式掌握了一定的医疗技能,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乡亲们看病,然而他们却没有经过正规的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对于这类情况,司法实践中认定起来就比较困难。 “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也不明确。法律没有详细列举哪些情形属于“情节严重”,这就使得不同的司法人员在判断时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非法行医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但未造成重伤、残疾等严重后果的情况,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在实践中很难统一标准。有的司法人员可能认为只要有患者受到损害就属于情节严重,而有的则认为要达到一定的损害程度才行。 此外,非法行医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界限也因为立法语言概括而变得模糊。比如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分,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当立法表述不精确时,对于一些医疗纠纷到底是属于非法行医罪还是医疗事故罪,司法人员在判断时就容易出现分歧。 立法语言概括导致的非法行医罪司法认定问题,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准确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明确认定标准,同时司法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准确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