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起诉欠钱不还的程序和费用是怎样的?


自己起诉欠钱不还,程序如下: 首先是准备阶段,要撰写起诉状。起诉状就像是一份向法院说明情况的“说明书”,要清楚地写明你希望法院怎么帮你,比如让对方还钱,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对方还钱,也就是事实和理由。 然后,要整理和准备相关证据材料,比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对方确实借了你的钱。 接着进入立案环节,携带准备好的证据材料以及起诉状,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并缴纳相关诉讼费用。一般来说,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有管辖权。 法院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民事案件。在庭审中,会有举证、质证环节,这时候你要把证据拿出来,说明情况,对方也可以提出反驳的意见,法院通过这些来了解事实真相。 之后,法院会做出判决结果。如果被告对判决有异议,可依法提起上诉,进入二审流程。若判决已生效,而对方还是不还钱,当事人即可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关于费用,诉讼费用方面,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另外,在起诉时还可同步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申请财产保全也会有一定费用,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查封,防止对方转移财产。 相关概念: 起诉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文件,用来阐述诉求和事实理由。 管辖权: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范围。 财产保全: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