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有哪些程序规定?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前几天卷入了一起行政案件。我特别担心处理过程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也不知道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时会遵循什么样的程序,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好知道孩子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展开


在公安机关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时,有一系列特别的程序规定,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促进他们更好地改过自新。 首先,在询问方面,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五条,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如果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这样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面对询问时可能会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有合适的成年人在场可以给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保障询问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其次,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于未成年人的信息要严格保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询问、辨认、检查等执法活动,应当依法保护其隐私和名誉。这是为了避免因案件办理过程中信息的不当泄露对未成年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处理结果上,也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更注重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总的来说,这些程序规定都是围绕着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制定的,确保在行政案件办理过程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