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查肇事逃逸的流程是什么?


交警查肇事逃逸的流程是一套系统且严谨的程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受理报案。当接到肇事逃逸案件的报警后,交警部门会详细记录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及人员情况等关键信息。这一步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信息收集得越全面准确,后续的调查工作才能开展得更顺利。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相关内容。 然后是现场勘查。交警会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包括收集现场的痕迹物证,如刹车印、碰撞碎片等,还会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调查走访,询问目击证人,了解肇事车辆和逃逸者的相关特征。这就如同侦探破案,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根据该规定第三十二条,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勘查事故现场应当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 接着是调查取证。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交警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源进行调查,比如调取事发路段的监控视频,查看车辆的行驶轨迹;通过车辆登记信息查找车主等。同时,也会对可能的逃逸路线进行排查,扩大搜索范围。这一步是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取证,逐步缩小排查范围,锁定肇事逃逸者。 之后是布控堵截。如果掌握了肇事车辆的相关信息,交警会在主要路口、收费站等地点进行布控,防止肇事车辆逃脱。一旦发现可疑车辆,会立即进行拦截检查。这就像是在一张大网中,在各个关键节点设置关卡,让肇事逃逸者无处可逃。 最后是案件侦破。当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布控,确定了肇事逃逸者的身份和位置后,交警会实施抓捕,并将其带回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根据该规定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侦破案件后,会依法对肇事逃逸者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