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利润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涉及到会计和税法的专业知识。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相关的基本概念。所得税费用是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它并不是简单地用利润乘以税率,而是存在一定的计算逻辑。 在会计处理中,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也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其计算公式为: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得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增加额和纳税调整减少额的调整。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等。其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计算公式为: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 -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最后,所得税费用的完整计算公式就是: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通过这样的计算方式,企业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利润所得税费用,履行纳税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