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禁止结婚的情形有哪些?

我打算和对象结婚,但是听说《民法典》里有禁止结婚的情形。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就怕自己和对象的情况在禁止范围内,影响结婚,所以想问问《民法典》禁止结婚的情形具体有什么。
展开 view-more
  • #禁止结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民法典》对禁止结婚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规定。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些情形。 首先是重婚。重婚指的是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比如,甲已经和乙登记结婚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甲又和丙登记结婚,这就是典型的重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同时,第一千零五十一条也规定,重婚的婚姻无效。这是因为婚姻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法律关系,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合法的配偶,重婚严重违反了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公序良俗。 其次是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这里所说的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是指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比如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例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第一千零五十一条也规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姻无效。这主要是从遗传学和优生学的角度考虑,近亲结婚可能会增加某些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概率,对后代的健康不利。 最后是未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如果一方或双方未达到这个年龄而结婚,这种婚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样根据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法律设定法定婚龄,是考虑到男女双方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了解《民法典》中禁止结婚的情形,对于保障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