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造假会受到什么处罚?


工伤鉴定造假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它不仅破坏了工伤鉴定的公正和秩序,也损害了其他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下将详细介绍工伤鉴定造假会受到的处罚。 从民事赔偿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工伤鉴定造假者骗取了工伤保险待遇,社保部门有权要求其退还已经领取的保险金,并根据骗取金额处以相应的罚款。比如,某职工通过造假鉴定骗取了10万元的工伤保险待遇,社保部门可以责令其退还这10万元,同时可能对其处以20万 - 50万元的罚款。 从行政处罚方面来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参与造假的医疗机构、鉴定机构等,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还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 从刑事处罚角度,如果工伤鉴定造假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犯罪的标准,就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规定,以欺诈等手段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工伤鉴定造假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会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严重后果。大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工伤鉴定的公正和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