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原告证据不足撤诉后再起诉的目的是什么?

我之前起诉了一个人,但是当时证据不足就撤诉了。现在我又准备再次起诉,可我不太清楚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原告证据不足撤诉后再起诉一般是出于什么考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展开 view-more
  • #撤诉再诉
  • #证据补充
  • #诉讼策略
  • #民事诉讼
  • #合法权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中,原告证据不足撤诉后再起诉可能存在多方面的目的。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法律概念。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再起诉则是指当事人在撤诉或者其他导致诉讼程序终结的情况后,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这为原告证据不足撤诉后再起诉提供了法律依据。 原告证据不足撤诉后再起诉,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补充证据。在第一次起诉时,可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比如证据收集难度大、部分证据尚未到可获取阶段等,导致证据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诉求。撤诉后,原告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积极收集新的证据,以增强自己在诉讼中的胜算。例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一开始可能没有掌握对方违约的确凿书面证据,撤诉后通过进一步调查和沟通,拿到了关键的合同履行记录等证据,就可以再次起诉。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调整诉讼策略。第一次起诉时,可能因为对法律适用、诉讼请求的设定等方面存在失误,导致案件进展不利。撤诉后,原告可以重新审视案件,与律师等专业人士探讨,制定更合理的诉讼策略。比如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第一次起诉时可能索赔项目不全或者赔偿金额计算不准确,再次起诉时就可以进行修正和完善。 此外,原告撤诉后再起诉也可能是为了给被告施加心理压力。让被告意识到原告不会轻易放弃诉求,促使被告在后续的诉讼或者私下协商中做出更有利于原告的妥协。 总之,原告证据不足撤诉后再起诉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补充证据、调整策略等方式,争取在诉讼中获得更有利的结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