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法官必然会问原告的问题有哪些
准备去法院起诉离婚,心里有点慌,不知道法官都会问些什么。想提前了解清楚离婚时法官肯定会问原告的那些问题,好提前做些准备,知道该怎么回答,避免到时候因为不懂而说错话影响自己的权益。
展开


离婚时法官通常会问原告以下几类问题: 首先是身份及代理信息相关。法官会让原告自行陈述姓名、出生年月等身份信息 ,以及代理律师等相关代理信息。这是庭审的基本程序,《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参与庭审的是案件真正的当事人,保证诉讼程序的准确进行。 其次是诉讼请求方面。法官会要求原告当庭陈述诉讼请求,明确各项具体要求,询问有无变动或增减。常见的诉讼请求一般包括判决离婚、子女归属、抚养费数额、共同财产分割等。这能让法庭清楚原告的诉求,便于后续审理和判决。 然后是感情基础及离婚原因问题。法官会询问双方相识、恋爱、结婚的过程,以此了解感情基础。还会询问离婚原因,除了起诉状提到的,还要说明其他矛盾,以及对方是否有法定过错。比如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了一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准予离婚的情形,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法官判断是否应当准予离婚。 接着是关于子女抚养问题。法官会询问原告对子女抚养问题的打算,双方是否已达成一致意见,还是要争夺抚养权,或者都打算放弃抚养权。另外也会问原告对子女抚养费数额的想法。 最后是财产及债务问题。法官会问原告自认为双方有哪些夫妻共同财产,是否有债权、债务及性质。这是为了清楚双方财产状况,以便后续可能的财产分割。 相关概念: 法定过错: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存在的严重过错行为,这些行为会影响到离婚判决以及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宜。 诉讼请求:就是原告向法院提出的,希望法院通过审判来实现的具体要求 。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