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违法广告经典案例有哪些可分析的?


房地产违法广告在现实中时有发生,下面结合经典案例为您详细分析。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房地产广告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房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当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四)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案例一: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广告中承诺“购买本楼盘,一年后房价上涨20%,保证投资回报”。这明显违反了《广告法》中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承诺的规定。因为房地产市场是波动的,开发商无法保证房价一定会上涨,更不能作出这样的承诺来吸引消费者。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案例二:某房地产广告中宣传“项目距离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但没有说明是在何种交通状况下的15分钟车程。这属于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且容易误导消费者。实际上,交通状况是复杂多变的,早晚高峰和平时的通行时间可能相差很大。这种广告方式就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同样会面临上述法律规定的处罚。案例三:开发商在广告中宣传的房屋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不符,故意压低价格吸引消费者。这违反了《广告法》中不得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规定的条款。消费者基于广告中的价格信息产生购买意向,到实际购房时却发现价格差异很大,这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监管部门会依法对开发商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商在制作和发布广告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合法。消费者在看到房地产广告时,也应当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广告中的夸大宣传。如果发现违法广告,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