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遗嘱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的一种遗嘱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很多人处理身后财产分配的常用方式。然而,自书遗嘱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判定无效。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自书遗嘱无效的原因。 首先,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立的遗嘱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比如,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份自书遗嘱就是无效的。因为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对财产进行合理分配。 其次,遗嘱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无效。这可能是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继承人威胁遗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书写遗嘱,这种情况下所立的遗嘱并非遗嘱人内心真实想法,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也属于无效遗嘱。 再者,遗嘱处分了他人的财产部分无效。遗嘱人只能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例如,夫妻共同财产中,遗嘱人只能对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进行处分,如果将整个夫妻共同财产都写进遗嘱进行分配,那么涉及处分另一方财产的部分是无效的。 另外,自书遗嘱没有遗嘱人的签名或者未注明年、月、日,也会导致遗嘱无效。《民法典》明确要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缺少签名或者日期不完整,都可能使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比如,遗嘱人只是写了遗嘱内容,但没有签名,或者只写了年份没有写月和日,这样的遗嘱在法律上可能不被认可。 最后,遗嘱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遗嘱无效。比如遗嘱内容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善良风俗等,都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例如,遗嘱将财产留给小三,这种违背公序良俗的遗嘱是无效的。 总之,为了确保自书遗嘱的有效性,遗嘱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订立遗嘱,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