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转车与行人的冲突系数是怎样规定的?


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直接明确“右转车与行人冲突系数”这样一个概念。不过,在处理右转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冲突问题时,会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和原则来确定各方的责任。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意味着,当右转车辆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必须停车让行。也就是说,行人在人行横道上具有优先通行权,右转车辆要确保行人安全通过后才能继续行驶。如果右转车辆没有按照此规定让行,导致与行人发生冲突,那么右转车辆一方通常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右转车辆与行人发生冲突,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证据来判断双方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程度。比如,如果行人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强行通过人行横道,而右转车辆已经采取了必要的避让措施但仍无法避免冲突,那么行人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右转车辆仍可能因为没有充分尽到注意义务而承担部分责任。如果行人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突然横穿马路,右转车辆来不及反应导致冲突,行人也可能要承担相应过错责任。 此外,车辆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负有谨慎驾驶的义务。即使行人存在一定过错,右转车辆驾驶人员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而不采取合理的避让措施。比如,即使行人闯红灯,右转车辆也应该尽量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如果右转车辆能够避免却没有避免,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之,在右转车辆与行人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责任的划分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相关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