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犯罪有哪些规定?


网络侵权犯罪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触犯刑法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侵权犯罪日益增多,给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带来了严重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网络侵权犯罪可能涉及的罪名及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或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行为;以及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例如,黑客通过攻击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删除重要数据,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就可能构成此罪。 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的,就会构成此罪。比如,一些社交平台对平台上的大量违法信息不进行管理,经相关部门责令整改仍不改正,就可能触犯该罪名。 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如果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这些传统犯罪行为,将按照相应的罪名进行定罪量刑。例如,有人通过网络诈骗他人钱财,就会按照诈骗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也是常见的网络侵权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及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在很多人都有过信息被泄露的经历,不法分子可能会将这些信息用于诈骗等违法活动,给公民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损失。 当遇到网络侵权犯罪行为时,受害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要及时固定证据,比如截屏、录屏等,保存好相关的网络信息。然后,可以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同时,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弥补自己的损失。 总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侵权犯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