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许可人违法情况向作出行政许可机关有哪些相关规定?

我是行政许可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中遇到被许可人有违法情况,不太清楚要按照什么规定把这些违法情况反馈给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想了解具体有哪些规定,操作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时间限制之类的问题。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许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当被许可人出现违法情况时,向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反馈相关情况是保障行政许可合法、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规定。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行政许可”的概念。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比如常见的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都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当被许可人在获得许可后,出现违反许可规定的行为,相关的监管部门或者其他知晓情况的主体就有责任将这些违法情况告知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监督检查记录。这就意味着,对于被许可人违法情况的反馈,行政机关有一套监督检查和记录的制度。一旦发现违法情况,相关人员要将情况详细记录,并且由检查人员签字。同时,这些记录公众是有权查阅的,这体现了行政的公开透明原则。第六十五条规定,个人和组织发现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有权向行政机关举报,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也就是说,不仅是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检查人员,普通的个人和组织发现被许可人的违法情况,都有权利向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进行举报。行政机关在接到举报后,要及时对情况进行核实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管部门发现被许可人违法情况,通常会按照内部的工作流程,整理相关的证据材料,撰写情况报告,然后将报告提交给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对于个人和组织的举报,作出行政许可的机关一般会要求举报人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比如违法的时间、地点、具体行为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核实。如果情况属实,行政机关会根据违法的严重程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被许可人作出相应的处罚。可能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总之,关于被许可人违法情况向作出行政许可机关反馈,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操作流程。无论是行政机关内部人员还是普通公众,都在维护行政许可秩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