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企业改制的发起人协议书有什么规定和要求?


在现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发起人协议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首先,我们要明确发起人协议书的定义。简单来说,它是企业改制时,发起人为设立公司而签订的,明确各方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就好比一群人打算一起开个新公司,先签个协议把各自要做的事、享有的好处和承担的责任说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于发起人协议虽然没有专门的详细条文,但相关的原则和规定贯穿其中。比如,发起人之间要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来签订协议。这意味着大家不能强迫别人签,也不能欺骗对方。在内容方面,发起人协议书通常要包含以下关键信息。其一,发起人的基本情况。这就像填写个人档案一样,要写明发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方便在后续的公司设立过程中能顺利沟通和联系。其二,公司的基本情况。比如公司的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公司名称就像是公司的“名字”,要符合相关规定,不能和别人的重复,也不能有违法违规的内容。经营范围明确了公司将来能做什么业务,注册资本则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资金基础。其三,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出资方式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知识产权等。比如,有的发起人可能用自己的专利技术作为出资。出资额就是每个发起人要拿出多少钱或者多少价值的东西来投入公司。出资时间则规定了什么时候要完成出资。如果发起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出资,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就好比大家约好了一起凑钱开店,有人没按时把钱拿出来,那就要对其他合伙人负责。其四,公司设立过程中的职责分工。每个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任务,比如有的负责办理公司登记手续,有的负责准备相关文件等。明确职责分工可以避免大家互相推诿,提高公司设立的效率。其五,公司未能设立时的责任承担。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可能最终无法设立。这时候,发起人要对设立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责任。一般来说,如果是因为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不能设立,其他发起人可以要求有过错的发起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除了以上内容,发起人协议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其他事项,比如公司设立成功后的利润分配方式、发起人之间的争议解决方式等。利润分配方式就像是大家商量好开店赚了钱怎么分,争议解决方式则规定了如果发起人之间出现矛盾,是通过协商、仲裁还是诉讼来解决。在签订发起人协议书时,发起人要认真审查协议的条款,确保协议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如果对某些条款不太理解,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因为一旦协议签订,各方都要受到协议的约束。总之,现有企业改制的发起人协议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它关系到公司能否顺利设立以及发起人的切身利益。发起人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要求,签订一份完善、合法的发起人协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