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既遂标准该如何再思考?
我想了解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之前好像有听过一些相关说法,但感觉不太清晰。在实际情况中,比如有人想偷东西,得手到什么程度算既遂呢?想知道目前对于故意犯罪既遂标准有没有新的观点和思考,以及依据是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故意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完成了他想要实施的犯罪行为,并且产生了符合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
对于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有不同的观点。传统上,有犯罪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和构成要件齐备说等。犯罪目的实现说认为,当犯罪人实现了其预期的犯罪目的时,犯罪就既遂了。例如,张三想杀死李四,并且成功将李四杀死,按照这种观点,张三的故意杀人罪就既遂了。然而,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些犯罪可能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犯罪目的是否实现难以判断。
犯罪结果发生说则强调,只有当犯罪行为产生了法律所规定的特定结果时,犯罪才既遂。比如在盗窃罪中,通常认为行为人取得了对财物的实际控制,就发生了犯罪结果,构成既遂。但这种观点也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犯罪,有些犯罪并不要求有实际的物质性结果,如行为犯。
目前,构成要件齐备说是通说。它认为,只要犯罪行为完全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就构成犯罪既遂。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都有明确规定。以诈骗罪为例,《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当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行为人取得了财物且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满足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构成既遂。
对故意犯罪既遂标准进行再思考,有助于更准确地认定犯罪行为,合理地确定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况,结合法律规定和刑法理论,综合判断犯罪是否既遂。这样才能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两个十级伤残该如何赔偿?
车位租赁合同可以签多长时间?
没有任何凭证该如何讨要债务?
金税盘销售方开红字信息购买方如何确认?
现在父亲欠钱儿子需要还吗?
国有划拨土地拆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饮酒驾驶营运车辆后还能再驾驶营运车辆吗?
事实婚姻有哪些法律规定?
以前领养孩子的人国家是否有补助?
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是怎样的?
左转借道行驶是如何认定的,有什么规则?
酒驾拘留期间在里面会做什么?
非营利组织是否需要缴纳工会经费?
女方户口迁到男方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门房的租赁合同是怎样的?
肇事逃逸怎样会被判定为犯罪?
直播平台起诉主播违约该怎么办?
劳动者试用期有哪些常见法律风险问题?
债权转让是否需要经过债务人的同意?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