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有哪些权利?
在法律关系中,债务人是指负有履行义务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欠别人钱或者需要履行其他义务的一方。债务人依法享有多项权利,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同时履行抗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简单来说,如果双方的债务没有约定谁先履行,那么在对方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甲向乙购买一批货物,约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乙没有交付货物,甲就可以拒绝支付货款。
其次是后履行抗辩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这意味着如果合同约定了履行顺序,先履行的一方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后履行的债务人就可以拒绝对方的要求。比如,甲乙签订合同,约定甲先发货,乙再付款。如果甲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数量发货,乙就可以拒绝付款。
再者是不安抗辩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 业信誉等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比如,甲要先向乙供货,在供货前发现乙经营状况急剧恶化,有无法支付货款的可能,甲就可以暂时停止供货,并要求乙提供担保。
另外,债务人还有债权无效抗辩权。如果债权本身是无效的,比如基于违法的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例如,因赌博产生的债务,在我国法律上是不受保护的,债务人可以拒绝偿还。
最后,债务人还有时效抗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没有行使权利,债务人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拒绝履行债务。比如,债权人在债务到期后三年内没有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三年后债务人就可以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拒绝还款。
总之,债务人在法律框架内享有多种权利,这些权利有助于保障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合理的交易秩序。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怎么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相关规定?
不满16周岁实施盗窃行为该如何处理?
证明家暴需要哪些证据?
个体户经营所得税多少金额可以免税?
种多少颗罂粟算违法?
军人出轨会有哪些后果?
是否有在线的社保补缴计算器?
体检为什么不能刷医保?
衣服买了一年还能投诉吗?
第三代金融社保卡是什么?
跨省不迁户口是否可以领结婚证?
只有身份证能去银行更换社保卡吗?
不知情提供卡给人洗钱200万会被判什么罪?
出口产品是否需要生产厂家到海关备案?
房贷未还完且退休了 是否可以取公积金?
入室盗窃是否分未遂和既遂?
个体工商户是否可以申请破产?
引导当事人选择仲裁或监察缺乏制度化措施及沟通机制该怎么办?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