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诉讼程序中怎么进行调解?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方面的纠纷,现在已经进入诉讼程序了。我不太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希望能通过调解解决问题。但我完全不清楚在诉讼程序里该怎么进行调解,具体有哪些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在医疗事故的诉讼程序中,调解是一种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具体流程。 首先是调解的启动。调解可以由当事人主动申请,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提出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启动。例如,患者觉得通过调解能更快更好地解决赔偿问题,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调解;或者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案件适合调解,也会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进行调解。 接着进入调解的准备阶段。法院会确定调解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参加。在这个阶段,双方需要准备好与医疗事故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以便在调解中说明自己的主张和依据。 调解过程中,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法官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意见,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争议焦点。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提出调解方案。这个方案会综合考虑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患者的损害后果、赔偿金额等因素。例如,如果医院存在一定的过错,导致患者身体受到伤害,那么调解方案中会涉及到赔偿患者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 双方当事人会对调解方案进行讨论和协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就会签订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需要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这为医疗事故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