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的权利是怎样的?


在法律层面,继承人的权利是有明确规定和界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继承人的主要权利。首先是接受或放弃继承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继承人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接受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这就好比别人送你一件礼物,你可以选择收下,也可以选择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所以,如果继承人想放弃继承,一定要记得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其次是取得遗产的权利。当继承人接受继承后,就有权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的范围很广泛,包括被继承人的房屋、存款、车辆等各种合法财产。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和份额来分配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遗嘱继承中,则按照遗嘱的内容来分配遗产。这就像是被继承人在生前就提前安排好了自己的财产要分给谁、分多少。 再者是继承权受到侵害时的恢复请求权。如果继承人的继承权被他人非法侵害,比如有人故意隐瞒遗产的存在,或者恶意阻止继承人继承遗产,那么继承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当继承人发现自己的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寻求法律帮助。 另外,继承人还有管理遗产的权利。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可以对遗产进行妥善的管理,以防止遗产受到损害或灭失。这就好比你接收了一批物品,在分配之前,你要负责保管好它们。不过,在管理遗产时,继承人也要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如果因为继承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产受损,其他继承人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总之,继承人的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