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出租人的权利有哪些?
房屋出租人在房屋租赁关系中享有一系列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收取租金的权利。租金是出租人将房屋提供给承租人使用而获得的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租金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租赁期限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支付;租赁期限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限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支付。如果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其次是监督合理使用房屋的权利。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方式使用房屋,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的结构和用途。《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一条规定,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比如,承租人不能将居住用房改为经营性用房,或者在房屋内进行违法活动等。
再者是收回房屋的权利。在租赁合同期满或者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条件时,出租人有权收回房屋。《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规定,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如果承租人在租赁期满 后拒不返还房屋,出租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返还,并要求赔偿逾期占用房屋期间的损失。
另外,出租人还有对房屋进行检查维修的权利。为了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出租人有权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查和维修。当然,在检查和维修时,应当提前通知承租人,避免影响承租人的正常生活。
最后,当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房屋时,出租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赁物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