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有哪些法律风险以及如何防范?


借名买房是指实际购房人因各种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购房,并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行为。这种行为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来了解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其一,名义产权人反悔风险。如果名义产权人违背当初的约定,要求实际购房人腾房或拒绝将房屋过户给实际购房人,实际购房人可能会陷入麻烦。因为从法律层面讲,房屋登记在名义产权人名下,其是法律意义上的房屋所有权人,有权对房屋进行处分。这一风险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很多实际购房人因为没有有效的证据证明借名买房的事实,最终无法获得房屋所有权。其二,房产被处分风险。名义产权人可能会擅自将房屋出售、抵押给第三人。根据《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若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合理的价格受让该房屋并办理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那么第三人将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实际购房人只能向名义产权人主张赔偿损失。其三,名义产权人债务风险。如果名义产权人对外负有债务,债权人可能会申请法院查封、拍卖该房屋以偿还债务。实际购房人虽然对房屋享有权益,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抗债权人的执行申请。其四,政策变化风险。房地产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未来出台新的政策,可能会对借名买房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限购政策进一步收紧,或者税收政策调整,都可能增加实际购房人的成本或导致借名买房行为无法继续。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第一,签订书面协议。实际购房人与名义产权人应当签订详细的借名买房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购房款的支付、房屋的归属、过户时间等内容。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确认。这样在发生纠纷时,书面协议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第二,保留相关证据。实际购房人要注意保留购房款的支付凭证、购房合同、物业费及水电费缴纳凭证等证据,以证明自己是房屋的实际出资人。这些证据可以帮助实际购房人在纠纷中证明自己的权益。第三,进行房产抵押。为防止名义产权人擅自处分房屋,实际购房人可以与名义产权人协商,将房屋抵押给自己。办理抵押登记后,名义产权人在未经实际购房人同意的情况下,无法将房屋出售或抵押给第三人。第四,及时过户。在符合过户条件时,实际购房人应当及时要求名义产权人将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以避免夜长梦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