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别人代持股份会有什么风险?


帮别人代持股份,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上显示持有股份,但实际上这些股份的权益是属于别人的。这种行为存在多方面的风险。 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的公司法规定,代持股份存在以下几种常见风险。首先是法律纠纷风险。如果实际出资人(也就是让你代持股份的人)与第三人产生债务纠纷,债权人有可能会要求执行代持在你名下的股权。因为从外部来看,你是名义上的股东,你的财产可能会被当作执行对象。这就好比,别人欠了钱,却可能拿你名下的股份去抵债。例如,实际出资人在外面做生意欠了别人一大笔钱,债权人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可能会把你代持的股份进行查封、拍卖来偿还债务。 其次是信用风险。如果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比如被列入失信名单,作为名义股东的你可能也会受到牵连,被限制高消费等。因为在工商登记等信息中,你是股东,社会公众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会认为你对公司的经营负责。比如公司因为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被处罚,你作为名义股东可能会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 再者是出资义务风险。如果公司经营过程中需要股东增加出资,而实际出资人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出资时,公司可能会要求名义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这就意味着你可能需要自己掏钱来为公司增资,否则可能会面临对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比如公司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每个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增资,实际出资人却拒绝出资,你作为名义股东就可能陷入被动。 另外,还有可能存在股权被处置的风险。如果名义股东擅自将代持的股权转让给第三人,而第三人并不知道这是代持股份,那么实际出资人可能会面临股权丧失的风险。虽然实际出资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名义股东索赔,但这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你在没有经过实际出资人同意的情况下,把代持的股份转让给了不知情的张三,实际出资人发现后要通过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帮别人代持股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决定是否代持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谨慎做出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