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别人代持股份,是否受法律保护?


找别人代持股份,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受法律保护的。 首先,需要明确代持股份涉及的法律概念。代持股份实际上就是隐名股东的一种情况,即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也就是说,只要双方是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签订的代持协议,且投资方向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那么这份代持协议就是有效的。 不过,虽然代持协议在实际出资人与代持人之间是有效的,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只对双方产生法律效力,对外应当是代持人承担责任。代持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例如,在公司对外的一些法律纠纷中,从表面上看是代持人作为股东来承担相应责任,但代持人在承担责任后,可依据代持协议向实际出资人主张权利。 同时,代持股份还存在一些风险。比如股权比例方面,公司未来的增资扩股可能导致股权比例稀释,实际出资人的利益较难保障;实际出资人确立股东身份存在难度,因为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股东权益,必须经过公司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实际出资人才可向法院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等相关登记;名义股东可能会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如不转交资产收益、擅自处置股权等;名义股东自身也有风险,当实际投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时,名义股东需在承诺的出资范围内承担补缴出资的义务;另外,未来股权转让还可能存在税务风险。 总之,找别人代持股份在法律上有相关规定和保障,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在进行代持安排时需要谨慎考虑并做好相关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