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是怎样规定的?
我是从外地来这个城市工作的,听说要进行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但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做。不知道登记的流程是什么,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不登记会有什么后果,想了解一下相关的详细规定。
展开


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进入本省和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跨县(市、区)居住的人员,按照规定向居住地公安机关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申报居住登记。 这一登记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完善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登记,政府可以掌握人口流动情况,为流动人口提供更精准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而居住登记是申领居住证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流动人口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向居住地公安机关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申报居住登记。 办理居住登记所需的材料通常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住证明等。居住证明可以是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 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居住登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流动人口本人,各地可能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督促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