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被车撞了,车主有责任吗?


闯红灯被车撞了,车主是否有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分不同情形为你详细分析: 如果被撞的一方是机动车,且另一方车主正常行驶不存在过错,比如没有超速、酒驾、违规变道等行为,那么这一方车主通常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在这种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中,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即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如果被撞的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情况则有所不同: - 若开车一方没有过错,比如在正常行驶速度下,保持了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那么开车一方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例如,车辆在限速范围内行驶,驾驶员注意力集中,遇到闯红灯的行人及时采取了制动措施,但还是发生了碰撞,这种情况下车主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这是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 若非机动车或者行人一方是故意碰撞机动车的,比如行人看到车辆驶来,故意冲向车辆以寻求赔偿或者有其他不合理目的,那么车主完全不承担责任。 - 若开车的一方存在过错,比如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未保持安全车距等,那么其需要根据过错比例承担责任。例如,车主在路口超速行驶,此时撞到了闯红灯的行人,那么车主可能就需要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等,具体责任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由交警部门认定。 总之,在发生闯红灯被车撞的事故后,交警部门一般会根据现场勘查、双方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考虑双方的行为、过错程度以及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等因素,来确定车主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