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破获特大贩毒案缴获毒品,贩毒达到多少量会判死刑?


在我国,对于贩毒行为的处罚非常严厉,不同种类的毒品,达到一定数量就有可能被判处死刑,但要注意,是“可以”判死刑,并非必然。 如果涉及到鸦片,当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达到一千克以上时,就可能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还会被没收全部财产。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像这种达到一千克以上鸦片的情况,就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 若是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数量达到五十克以上,同样可能会被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除了这两种常见毒品外,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可卡因五十克以上;吗啡一百克以上;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二千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五千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一万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五千片以上);盐酸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μg/支、片规格的五百支、片以上);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等情况,也都在可能判处死刑的范围内。 另外,即使毒品数量没达到上述标准,但如果存在一些严重情节,比如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也会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总之,具体是否判处死刑,要综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据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 相关概念: 走私: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 贩卖:指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的行为。 运输:指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国领域内将毒品从此地转移到彼地的行为。 制造:指非法利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或者用化学方法加工、配制毒品,或者以改变毒品成分和效用为目的,用混合等物理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