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及条件是什么


片面共犯是刑法中较为特殊的共犯形态。 首先来说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在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片面共犯仅存在于从犯(帮助犯)中。对于正犯(实行犯),在共同正犯里,各共同正犯需相互沟通、配合实施犯罪行为,存在片面合意时,实行犯不知有他人配合,不具有共同犯罪的主观意思,所以不存在片面的共同正犯。对于教唆犯,其本质是使没有犯意的人产生犯罪决意,若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没有意思沟通,就失去教唆本意,因此也不存在片面共犯问题。不过,也有其他不同看法,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不存在片面实行犯与片面组织犯,但片面教唆犯与片面帮助犯是存在的;还有学者持片面共犯无限制说,认为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实行犯都可能成立片面共犯 。 接着讲讲片面共犯成立的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犯的实行行为。在共同犯罪里,正犯是核心,实行行为是犯罪论的关键。从犯需依托正犯行为,没有正犯行为,共同犯罪就无法成立。第二,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这里的共同犯罪意思,是指实行帮助行为的片面共犯有共同犯罪的意思,也就是具有片面合意,且是相同性质的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在帮助他人犯罪,对正犯的犯罪行为、性质、法律后果及责任有基本认识,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主观上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第三,必须有帮助行为。这种帮助行为要对正犯的实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且帮助行为与正犯的意思要一致。 相关概念: 片面共犯:在某个罪名实施过程中,有些人没直接参与罪行实施行为,但因特殊关系对罪行实施起到关键作用,成为重要共犯,且他人不知情的情况。 正犯:即实行犯,是实施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 从犯:也就是帮助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