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共犯是如何构成的?


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或故意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的情形。 从主体要件来看,片面共犯的主体可以是一人。与一般共同犯罪不同,一般共同犯罪强调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而片面共犯在主体数量上有其特殊性。 主观方面,片面共同犯罪故意具有双重认识因素和双重意志因素。与全面共同犯罪故意不同的是,其意思联络具有单向合意性。也就是说,一方清楚知晓自己在和他人共同犯罪,并且对犯罪行为和结果有认识和意志倾向,而另一方对此并不知情。比如,甲知道乙要去盗窃某仓库,甲出于某种目的,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为乙打开了仓库的门,甲就是具有片面共同犯罪故意的一方。 客观方面,首先,片面共犯必须以不知情一方的实行行为为依托。正犯的实行行为是整个犯罪的中心,从犯若没有正犯行为作为基础,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其次,片面共犯包括事前片面共犯和事中片面共犯。事前片面共犯比如上述案例中甲提前为乙打开仓库门;事中片面共犯是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给予帮助,例如丙看到丁正在抢劫路人,丙在丁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旁边帮丁望风。再者,片面共犯的加功、协力行为必须有利于实行行为的完成。最后,片面共犯既可以表现为作为,像上述打开门、望风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比如负有阻止犯罪义务的人,在能阻止的情况下,故意不阻止他人犯罪,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有机结合。 我国刑法虽没有明确规定片面共犯,但在理论和实践中有相关探讨。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对于暗中故意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被帮助者虽不知情,但帮助者既与他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有共同犯罪的行为,按片面共犯论处。 相关概念: 片面共犯:一方认识到与他人共同犯罪,另一方不知情的犯罪形态。 事前片面共犯: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提供帮助的片面共犯情形。 事中片面共犯: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提供帮助的片面共犯情形。 作为:积极实施刑法禁止或要求的行为。 不作为:不为刑法上所要求或期待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