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主体的范围包括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和政府部门相关的事务时,不太清楚哪些算是行政主体。比如街道办、工商局这些肯定是,但还有很多机构我拿不准。想了解下,从法律层面来讲,行政主体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呢?
展开 view-more
  • #行政主体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有权力进行行政管理,并且要对自己的管理行为负责的组织。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行政机关。这是最常见的行政主体。它是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像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如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比如省、市、县的人民政府,以及公安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设立、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二类是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等派出机关。这些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例如街道办事处,它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派出机关的设立依据和职责权限也在相关组织法中有明确规定。 第三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类组织原本不是行政机关,但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也可以行使特定的行政职能,成为行政主体。比如,一些公用事业企业,在获得法规授权后,可以对用户的相关行为进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类是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这类组织本身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是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比如,某些情况下,乡镇政府可以委托村委会开展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但法律后果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受委托组织的条件和委托程序等也作出了规定。 了解行政主体的范围,有助于我们在遇到行政事务时,明确应该和哪个组织打交道,以及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该向谁主张权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