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二手房应该审查的事项有哪些?


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需要审查的事项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对房屋产权的审查。房屋产权清晰是交易的基础。要查看房屋所有权证,确认产权人信息,是否与卖家身份一致。如果房屋存在多个共有人,必须取得所有共有人的书面同意才能进行交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就表明,若未经全部共有人同意擅自处分房屋,交易可能被认定无效。 其次是房屋的抵押与查封情况。可以通过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查询来了解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因为如果房屋已被抵押,在抵押未解除前进行交易,可能会给买家带来风险;而被查封的房屋更是不能进行交易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被依法查封的房屋不得擅自转让。 再者是房屋的质量状况。买家应实地查看房屋的结构、装修、设施设备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墙体是否有裂缝、房屋是否漏水等。虽然在二手房交易中,卖家有义务如实告知房屋质量情况,但买家自身也应仔细检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与卖家协商解决,甚至可以以此为依据调整交易价格或解除合同。 另外,房屋的使用情况也需要审查。要了解房屋是否存在租赁情况,因为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条规定,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房屋已出租,即使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租客仍有权按照原租赁合同继续使用房屋。 最后,卖家的身份和信用也不容忽视。要核实卖家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确保其身份真实。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卖家的信用状况,避免遇到有不良记录或存在经济纠纷的卖家。 总之,在买卖二手房时,对上述这些事项进行全面审查,能够有效降低交易风险,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