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增资权益法第二次内含商誉是什么情况?

我在参与公司增资过程中,听说了增资权益法第二次内含商誉这个说法,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想了解一下它的定义、产生原因、在法律和财务上有什么规定和影响,能不能通俗地给我讲讲呢?
展开 view-more
  • #增资商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相关概念。权益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商誉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在并购等活动中,支付的价格超过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那部分价值。 在增资权益法下,第二次内含商誉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第二次增资时,再次出现的类似商誉的情况。比如说,企业第一次增资后按照权益法核算,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增资,这次增资支付的对价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就可能形成第二次内含商誉。 从法律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增资权益法第二次内含商誉的特定法律条文,但在会计核算方面,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相关会计准则。该准则规定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增资过程中形成的商誉等价值,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和披露,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核算增资权益法第二次内含商誉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会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判断。如果核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误导相关利益者,甚至可能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等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