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致人重伤会怎么判刑?
酒驾致人重伤的判刑问题涉及到刑法的相关规定。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白“酒驾”的概念。酒驾在法律上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则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当酒驾导致他人重伤时,这种行为通常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而在酒驾致人重伤的具体情形中,如果只是单纯的酒驾(饮酒驾驶)致人重伤,并且没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一般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但要是达到了醉酒驾驶的标准,根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也就是说,醉酒驾驶致人重伤会在量刑上相对更重。
另外,这里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 者主要责任的;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等情况。如果酒驾致人重伤后还存在逃逸行为,那么量刑就会上升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要是因为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处罚会更严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总之,酒驾致人重伤的判刑会综合考虑酒精含量、事故责任认定、是否逃逸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种因素。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勿酒后驾车。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