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我是一名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最近特别担心失职问题。想了解下一旦真的被认定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具体会面临怎样的刑罚,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认为是后果严重。
展开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行为。这里的“严重不负责任”通常表现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等情况。比如,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对珍贵文物进行妥善保管,导致文物受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后果严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包括导致国家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或者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此罪的主体是负有管理、保护文物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博物馆(院)、纪念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文化行政部门中主管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等,并非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同时,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毁损一般的文物,不构成本罪。所谓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一、二级文物,三级文物要确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