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返还诈骗资金会怎样量刑?


在法律层面,集资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返还诈骗资金的量刑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我们来看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指出,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具体到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返还诈骗资金的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返还诈骗资金,这通常会被视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因为返还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例如,犯罪嫌疑人在得知自己的行为被司法机关察觉后,主动将全部或者部分诈骗资金返还给被害人,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在量刑时会被法官考虑。 不过,量刑还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集资诈骗的数额大小、犯罪的手段恶劣程度、是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等。如果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即使犯罪嫌疑人返还了部分资金,可能也不会大幅减轻刑罚,但仍然会在量刑时予以体现。例如,犯罪嫌疑人通过精心策划的诈骗手段,骗取了大量投资者的巨额资金,导致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虽然事后返还了部分资金,但由于犯罪的严重程度,最终的量刑可能仍然较重,但会比不返还资金的情况有所减轻。 此外,返还资金的时间点也很重要。如果在侦查阶段就主动返还资金,一般会比在审判阶段才返还获得更有利的量刑评价。因为在侦查阶段返还资金,有助于司法机关及时挽回被害人的损失,提高司法效率。 总之,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返还诈骗资金会在量刑时得到考虑,但具体的量刑结果需要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