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爆炸手段抢劫会怎么判刑?


以爆炸手段抢劫是一种性质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它的法律判定情况。首先,这种行为涉及两个关键罪名,分别是爆炸罪和抢劫罪。 爆炸罪指的是故意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里的危害公共安全,就是说这种爆炸行为会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而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以爆炸手段抢劫,既符合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又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同时,《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爆炸手段抢劫的行为,通常会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来处理。因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还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安全。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爆炸行为造成的后果、抢劫的财物数额、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因素,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所以,以爆炸手段抢劫的量刑起点一般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严重的话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还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