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不受理的投诉有哪七种?


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常常会想到向工商部门投诉。然而,并非所有的投诉工商部门都会受理。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工商部门通常不受理的七种投诉情况。 首先是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投诉。工商部门有其特定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主要负责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等相关工作。如果投诉事项超出了其职责范围,比如涉及到税务、环保等其他部门管理的事务,工商部门就不会受理。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处理其法定职责范围内的消费者投诉。 其次是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商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在保质期内,商家对商品质量等负有相应责任。但如果商品已经过了保质期,消费者再以商品质量问题等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工商部门一般不会受理。这是基于《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超过保质期后商家的责任义务会发生变化。 第三,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如果之前已经经过工商部门组织调解,并且该调解程序已经完成,不管结果如何,当事人再就同一事项进行投诉,工商部门通常不再受理。这是为了避免重复处理,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当消费者已经向其他组织如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或者其他组织正在处理该投诉时,工商部门不会再重复介入。这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避免不同组织之间的工作冲突。 第五,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如果消费者就同一纠纷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其他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并且这些机构已经受理或正在处理,工商部门也不会再受理该投诉。这遵循了“一事不再理”的原则,确保司法和行政程序的有序进行。 第六,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如果消费者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超过这个时间再进行投诉,工商部门可能不予受理。这是为了促使消费者及时行使权利,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 最后,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投诉。如果投诉本身不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比如投诉的内容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是不合理的诉求,工商部门也不会受理。总之,了解工商部门不受理投诉的情况,有助于我们在遇到消费纠纷时,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