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诈骗金额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在上海,关于诈骗金额的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如果诈骗金额在3000元以下,不构成诈骗罪。这是因为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程度的危害行为才构成犯罪,金额未达这个标准,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 当诈骗金额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但具有相关规定情形之一的,属于数额较大,会在3年以下定罪量刑。若诈骗金额在6000元至10万元之间,且不具有相关规定情形的,同样属于数额较大,在3年以下定罪量刑。这里的“数额较大”,就是法律用来衡量犯罪行为危害程度的一个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进入了刑法的规制范围。 要是诈骗金额在8万至10万之间,同时具有相关规定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会在3年以上10年以下定罪量刑。而诈骗金额在10万至50万之间,不具有相关规定情形的,属于数额巨大,也是在3年以上10年以下定罪量刑。“数额巨大”和“其他严重情节”意味着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一步加大,所以量刑也更重。 若诈骗金额在40万至50万之间,但具有相关规定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会在10年以上定罪量刑。诈骗金额在50万以上,不具有相关规定情形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以及“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表示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极大,对社会秩序和他人财产权益破坏严重,所以量刑也最为严厉。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相关概念: 数额较大:是指达到法律规定的,能够认定诈骗行为构成犯罪且危害程度一般的金额标准。 数额巨大:意味着诈骗金额较大,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 其他严重情节:除了诈骗金额外,综合考虑犯罪手段、造成后果等多种因素,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的程度。 数额特别巨大:指诈骗金额非常高,对社会和被害人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综合各种因素,表明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和危害后果极其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