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是什么?


首先来说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就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这里说的公私财物,就是指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 如果一次欺诈行为的金额没有达到三千元的立案标准,但存在多次欺诈的行为,诈骗数额累计计算达到三千元的,同样构成诈骗罪,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另外,立案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也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而且这个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咱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得依法给予刑罚处罚;三是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法律规定属于自己管的案件。 再讲讲诈骗犯罪的量刑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较大,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的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 诈骗金额达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巨大,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所以不同地区可能在具体数额标准上会有差异。 相关概念: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数额较大:在诈骗犯罪中,一般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数额巨大:通常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