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有什么暂行办法?


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是为了规范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审计工作而制定的。以下为你详细解读其中一些关键内容: 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该办法适用于上海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中的财务审计工作。这里的国有企业改制,就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股权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比如从国有独资企业变成股份制企业等。 在审计机构的选择上,办法规定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就好比我们找医生看病,要找专业、靠谱的医生,选择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是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专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这为选择审计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 审计内容方面,包括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进行全面审计。资产就像是企业的“家底”,负债是企业欠别人的钱,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归股东所有的那部分价值。通过审计这些内容,可以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在对资产进行审计时,要核实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看看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否存在,价值是否准确等。 对于审计报告,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真实、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就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体检报告”,它要如实反映企业的情况。如果审计报告存在虚假内容,相关责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 在审计工作的监督方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要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这就像有个“监督员”,保证审计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如果发现审计机构存在违规行为,会依法进行处理。 总之,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为国有企业改制的财务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有助于保障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