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应当适用缓刑吗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判缓刑这方面的规定。家里有个亲戚家孩子还未成年,犯了点事,现在很担心。想知道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犯罪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定适用缓刑,什么情况又不会呢?
展开


未成年人犯罪并非必然适用缓刑,要依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首先来说说缓刑,简单讲,缓刑就是对那些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该受刑罚处罚的人,先宣告有罪,但暂时不执行所判刑罚。这主要是想通过教育、感化等方式,让犯罪者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这意味着,如果未成年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那么就应当宣告缓刑。比如说,未成年人是初犯、偶犯,犯罪情节比较轻,像只是参与了轻微的盗窃,而且在案发后主动承认错误,积极退还财物,有明显的悔罪表现,经过评估也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在社区也不会有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但要是犯罪情节严重,例如参与暴力抢劫、致人重伤等,主观恶意大,或者经过评估有再犯罪的较大风险,那很可能就不会被判缓刑,而是会被判处实刑,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安全。总之,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适用缓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