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患精神病的侵害者是否不宜实施正当防卫?
我遇到个情况,有个精神病人突然对我进行攻击,我当时很害怕,本能地想还手保护自己,但又担心这是不是正当防卫。我不太清楚法律对于面对精神病人侵害时的规定,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不宜实施正当防卫啊?
展开


在探讨对患精神病的侵害者是否不宜实施正当防卫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然而,对于患精神病的侵害者这一特殊情况,需要特别考量。精神病人由于其精神状态的问题,在实施侵害行为时,可能并不具备正常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和一般的不法侵害者有所不同。 从法律的公平和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当面对精神病人的侵害时,首先应尽量采取其他方式避免或制止侵害,比如躲避、寻求他人帮助等。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必须实施防卫行为时,要格外注意防卫的限度。这是因为精神病人本身是弱势群体,其行为是受精神疾病影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强调了对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精神病人的侵害时,要更加谨慎地把握防卫的尺度。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对精神病人实施正当防卫,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精神病人的状态、侵害行为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合理地采取防卫措施。不能像对待正常的不法侵害者那样,不加节制地进行防卫。总之,对患精神病的侵害者实施防卫时要慎之又慎,既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到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