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情况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 网络方面,在不可信的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是很危险的。有些非法网站可能没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黑客很容易攻破并获取网站上存储的个人信息。此外,随意连接公共无线网络也存在风险。不法分子可能会搭建虚假的公共WiFi,一旦你连接上,他们就可以截取你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括个人信息。比如你在连接虚假WiFi的情况下登录银行账户,账号密码等信息就可能被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但很多不可信的网站并不会遵守这些规定。 社交方面,在社交平台上过度分享个人信息也可能导致泄露。比如你在朋友圈晒出带有详细地址的快递包裹照片,或者分享自己的行程安排,这些信息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参加一些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线下活动时,如果主办方对信息保管不善,也会造成信息泄露。例如某些商场举办的抽奖活动,要求参与者填写姓名、电话等信息,而活动结束后这些信息可能被随意丢弃或者转卖给其他商家。 日常生活消费中,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比如在一些小的店铺消费时,使用扫码支付后可能会收到要求关注公众号并填写个人信息才能领取优惠的情况。如果这些店铺不正规,就可能将你的信息泄露。还有在办理会员卡、优惠券等业务时,商家要求填写大量个人信息,也需要谨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总之,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