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借款合同的标准是什么?
我最近和别人签了一份借款合同,但是对于合同履 行方面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法律上,履行借款合同到底有哪些标准呢?比如从借款的各个环节,像借款用途、还款时间等方面,具体要求是怎样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履行借款合同的标准包含多个重要方面。
首先,借款标的必须是货币。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给法人的货币一般以信用凭证体现,不支付现金;给个体户和农民的贷款通常是人民币。这是因为借款合同本质就是围绕货币展开,明确标的为货币能保障交易的确定性。《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这里的借款自然是以货币形式存在 。
其次,贷款种类方面,是以用途分类来确定贷款性质,像基本建设贷款、农业贷款等。不同种类贷款,利率也不同。明确贷款种类有助于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保障金融秩序稳定。
再者,借款金额需明确。它是根据借款方申请,经银行核准的数额。若借款方要增加借款金额,必须另行办理申请和核准手续,签订新的借款合同。这是为了确保资金风险可控,保障双方权益。
然后,借款用途要明确且符合规定。必须明确规定贷款用途,并符合国家批准下达的贷款计划文件规定,贷款要专款专用,银行有权监督。这能防止资金被滥用,维护金融安全。
另外,借款期限要明确。借款合同应根据贷款性质、种类确定贷款发放日期,借款到期,借款方应如数还本付息。我国贷款期限分中短期和长期两种,还款期限需按贷款用途实际情况,按贷款类型协商确定并严格履行。
最后,借款利率必须在借款合同中规定,借款到期时,借款方应还清本息。若因客观原因到期不能归还,借款方应提出申请,经贷款方同意可以延期。
相关概念:
借款标的:指借款合同中涉及的对象,这里就是货币。
贷款种类:根据用途对贷款进行的分类。
借款金额:借款合同中的具体借款数额。
借款用途:规定的借款使用方向。
借款期限: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借款时间区间。
借款利率:借款需支付利息的比例。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