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交易有哪些方式呢?


国有资产交易指的是国有产权的转让、国有资产的买卖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引起国有资产产权的变化。为了规范国有资产交易,保护国家利益,相关法律对其交易方式作出了规定。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有资产交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产权转让。当国有股东转让其所持有的企业产权时,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可以广泛征集受让方,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例如,某国有企业要转让旗下一家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就需要在产权交易机构挂牌,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包括转让标的基本情况、转让价格、受让方条件等内容。有意向的受让方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与竞买,通过竞争确定最终受让方。 二是增资。国有企业增加资本时,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征集投资方。企业需要披露增资的目的、金额、投资方的条件等信息。比如,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增加注册资本,就可以在产权交易机构发布增资信息,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参与增资,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价和竞价。 三是资产转让。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转让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资产时,也可以按照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以某国有企业转让闲置的办公设备为例,企业要对设备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转让价格,然后在产权交易机构发布转让信息,通过公开竞价等方式确定受让方。 另外,除了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的交易方式外,在特定情形下,国有资产交易也可以采取非公开协议方式进行。例如,涉及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企业的重组整合,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企业产权需要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之间转让的,经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可以采取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同一国家出资企业及其各级控股企业或实际控制企业之间因实施内部重组整合进行产权转让的,经该国家出资企业审议决策,可以采取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