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低保户是否能获得赔偿?
我和一个低保户发生了纠纷,对方给我造成了损失,我打算起诉他要求赔偿。但又担心他是低保户,即便我胜诉了也拿不到赔偿。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起诉低保户到底能不能获得赔偿呢?
展开


起诉低保户能否获得赔偿,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要明确赔偿责任的判定。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当民事主体因过错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好比两个人在生活中,一方不小心损坏了另一方的东西,那么损坏东西的这一方就需要对受损方进行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有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低保户存在侵权行为,并且该行为导致了您的损失,那么从法律责任认定上,低保户是有赔偿义务的。 然而,判定有赔偿责任并不等同于一定能获得实际赔偿。低保户是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他们的经济状况通常较差,可能没有足够的财产来履行赔偿义务。即使您通过起诉获得了胜诉判决,在执行阶段,法院会考虑到低保户的实际生活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时,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这意味着,法院在执行低保户的财产时,会保障他们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和物品,不会让他们因为赔偿而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不过,如果低保户有除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其他财产,比如有存款、房产(超出居住必需面积)等,法院可以依法对这些财产进行执行,以实现您的赔偿诉求。同时,如果低保户有劳动能力,随着其经济状况的改善,您也可以在后续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要求其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综上所述,起诉低保户在法律责任上是有可能获得赔偿的,但实际能否拿到赔偿,要综合考虑低保户的经济状况以及财产执行的具体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