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的解释。这些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能为司法审判提供明确的指导。 婚姻法司法解释有多部,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等。 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为例,它对婚姻法规定的“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则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在财产分割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对于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则对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