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法计入什么科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规模纳税人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在税法规定下涉及多种税费,不同的税费计入的会计科目有所不同。 增值税方面,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其增值税核算相对简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服务时,按照不含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在确认收入时,将应缴纳的增值税从含税销售额中分离出来,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比如,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一批货物,取得含税收入10300元,征收率为3%,那么不含税收入为10300÷(1 + 3%) = 10000元,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0000×3% = 300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03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附加税方面,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这些附加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为计税依据。根据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的附加税应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在计提附加税时,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等科目。例如,小规模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增值税1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为2%,则应计提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1000×7% = 70元,教育费附加为1000×3% = 30元,地方教育附加为1000×2% = 20元。会计分录为:借:税金及附加 12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70,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0,贷: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20。 企业所得税方面,小规模纳税人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乘以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计提时,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